亲爱的新同学们:
亲爱的2025级小萌新们,开学在即,在踏上这段新的旅程之前先要将安全知识牢记在心,请查收这份新生入学报到安全指南。
1.报到前安全指南
(1)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关注家校两地及途经地区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不途经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地区,避开雷雨等异常天气,务必做好防范。
(2)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邮件等,不向学校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缴纳款项,注意分辨真伪,防止上当受骗。
(3)所有信息以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辅导员通知为准,不要轻信其他任何非官方通知。
(4)检查携带物品。出发前务必确认身份证、录取通知书等重要证件或物品是否携带,避免遗忘重要证件或物品导致不能顺利报到。
2.报到途中安全指南
(1)注意交通安全。近期是开学报到返校高峰期,应乘坐正规交通工具,不乘坐无牌、无证、超载、超速、客货混装等非法营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确保出行安全。
(2)注意财产安全。在火车、飞机、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上不要随意回应陌生人的搭讪,更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勿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微信、QQ、家庭和学校等相关信息轻易告诉陌生人,要时刻保持警惕,看管好个人行李物品,注意防范财物被盗或遗失,谨防上当受骗。
(3)注意人身安全。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刻保护自身安全。如遇紧急情况,保持冷静,及时报警或联系家长、学校求助。
(4)注意个人防护。返校途中务必科学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预防疾病传播。
(5)到站后,不轻信“热心帮忙”的陌生人,不随便搭乘未经学校服务人员指引的接站车,以免上当受骗。
3.报到后安全指南
(1)注意宿舍安全,进入学生宿舍后尽快熟悉环境和安全设施,不私自乱接电线和插座,不得使用大功率电器,不得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等违禁品进入宿舍,离开宿舍时要关闭电源。
(2)贵重物品注意保管,宿舍无人时注意锁门,不要将贵重物品随意放置在明显位置,以防丢失。
(3)注意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做到不贪便宜、不轻信、不转账、不透漏个人信息。尤其注意报到当日,切勿相信任何推销人员。
(4)夏秋之交,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发生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要注意预防流感、肺结核、水痘、新冠病毒、诺如病毒等各类传染病,多病共防,必要时佩戴口罩,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5)调整作息,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心舒畅,以健康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
4.校园反诈防骗指南——十大高发案件类型
(1)刷单返利类
公式:刷单+小额返利+加大投入=诈骗
做第一单任务时犯罪分子会给出小额返利,诱导受害人加大本金刷单,多次刷单后犯罪分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网络刷单是非法行为,不要有“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2)虚假购物、服务类
公式:购物广告+转账=诈骗
犯罪分子在微信群、朋友圈、网络购物交易平台上发布低价出售物品的信息。受害人发现低价销售的物品,与其聊天沟通时,对方要求添加QQ、微信私下转款、扫码交易。犯罪分子编造收取运费、货物被扣需交罚款、收取定金优先发货等理由,一步步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随后拉黑受害人。

(3)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
公式:主动赔款+填入信息=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购物网站客服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谎称受害人购买的产品质量有问题,需要进行退款赔偿,诱导受害人在虚假的退款理赔网页填入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受害人银行卡内的钱款转移,或者是利用受害人对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中借款功能的不熟悉,诱导受害人从中借款。

(4)网游产品虚假交易类
公式:赠送游戏“装备”+扫码领取=诈骗
犯罪分子在社交平台发布买卖游戏装备、账号的广告信息。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支付各种费用,当受害人支付大额费用后,再联系对方时,才发现已被对方拉黑。

(5)冒充领导、熟人类
公式:冒充领导、熟人+着急借钱=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手机通讯录和相关信息,冒充相关“领导”通过微信或QQ添加受害人为好友,“暖心关怀”骗取信任,降低受害人的戒备之心,当受害人感觉与“领导”更亲近时,骗子趁势而为,向受害人提出转账汇款的要求。

(6)冒充公检法类
公式:安全账户+转账+资金核查=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身份等信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编造受害人涉嫌银行卡洗钱、拐卖儿童犯罪等理由并发送伪造的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对受害人进行威逼、恐吓,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要求受害人将名下账户所有钱款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7)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
公式:投资+低成本+高回报=诈骗
犯罪分子通常会以小额返利让受害人初尝甜头,然后再不断诱导受害人加大投资额度,看着投资账户上有不少钱却无法提现,随后以“登录异常”“服务器维护”“银行账户冻结”等各种理由解释为何提现失败,紧接着会利用受害人急切提现、盲从的心理,再收取所谓的“保证金”“解冻金”“刷银行流水”等再次诱导受害人转钱,直至将受害人榨干。

(8)虚假网络贷款类
公式:无抵押+无征信+解冻费=诈骗
犯罪分子以“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不查征信”等幌子,诱导受害人下载虛假货款APP或登录虚假货款网站。以“手续费、刷流水、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让受害人先交纳各种费用,当犯罪分子收到受害人转账,便会关闭诈骗APP或网站,并将受害人拉黑。

(9)虚假征信类
公式:影响征信+转账=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称受害人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以不符合当前政策,需要消除校园贷记录或者校园贷账号异常需要注销,如不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等为由,诱骗受害人在正规网贷网站或互联网金融APP上贷款后,转至其提供的账户上,从而骗取钱财。

(10)婚恋、交友类
公式:网恋交友+介绍投资=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婚恋网站、网络社交工具寻觅物色诈骗对象,与受害人聊天交友,确定男女朋友、婚恋关系。远程下单赠送昂贵礼品,取得信任,随后犯罪分子推荐博彩网站、赌博APP,谎称系统存在漏洞,有内幕消息、专业导师团队等,只要投注就能稳赚不赔,甚至先提供账号让受害人帮忙管理进行体验,从而诱导受害人投注。当受害人少量投注时,回报率很高,提现很快,让受害人逐渐产生贪婪的欲望,继续加大投注金额。在受害人投入大额资金后,发现网站APP账户里的资金无法提现或在投注过程中全部输掉。此时,受害人才发现对方已将自己拉黑。

5.特别提醒:防诈指南
一、谨记“十个凡是”
1.凡是网上兼职刷单做任务一律不信不参与!
2.凡是“熟人”网上借钱、要求帮忙转账无法电话或当面核实的一律不信不转账!
3.凡是脱离官方平台私下交易游戏账号、装备或网购的一律不信不操作!
4.凡是主动理赔要求填写银行卡、验证码或共享屏幕、身份认证等一律不信不理会!
5.凡是接到提及影响征信、修改个人信息、注销会员的来电或信息一律不信不理会!
6.凡是以公检法名义进行“电话办案”或提及安全账户的一律不信不理会!
7.凡是网友推荐投资理财并在指定APP操作的一律不信不参与!
8.凡是贷款平台在放款前要先交费的一律不信不操作!
9.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先交钱的一律不信不参与!
10.凡是自称航空公司客服声称航班需改签或退票、不在原购票平台交易的都是诈骗!
二、做到“六不一牢记”
无论诈骗分子如何花言巧语,手法如何翻新,最后都要落到一个点上,就是要骗钱。因此,我们要做到陌生来电不轻信,手机验证码不透露,未知链接不点击,手机屏幕不共享,不明二维码不要扫,陌生WiFi不要连。牢记任你骗术怎么变,我不相信应万变!
三、安装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
请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实名注册并打开预警功能,系统会自动对诈骗电话、短信、虚假APP等直接拦截并提示,有效降低被骗风险。
四、不出租、出借、出售“两卡”(手机卡、银行卡)
出租、出借、出售手机卡(包括手机卡、电话卡、物联网卡等)或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及结算卡、微信账户、支付宝账户等),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造成损失的失信用户,通讯及金融等部门依法实施惩戒,失信用户5年内不得办理手机卡入网业务,不得新开账户、暂停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如涉嫌违法犯罪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学习反诈防骗知识
自觉学习“国家反诈中心”APP曝光的骗局,以及“国家反诈中心”视频号推送的安全知识。
希望2025级的小萌新们收好这份安全指南,开启自己的新旅程,更好地享受大学校园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