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防防火卷帘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消防防火卷帘是一种与框架结合后,在一定耐火时间内可满足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可卷起卷下的隔断设施。它由卷帘板(帘面)、卷轴、电动机、导轨、支架、防护罩和控制机构等组成,主要用于建筑防火墙或防火隔墙上需要开设较大开口、又无法设置防火门时的防火分隔。
功能:防火卷帘安装后能在火灾时自动闭合,有效阻隔火焰和高温烟气蔓延,从而保护建筑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常见应用场景包括商业建筑、车库、高层建筑中庭等,需要在日常开放与紧急封闭之间切换的部位,是现代建筑中重要的防火设施。
二、国家及行业标准
消防防火卷帘的设计、制造、安装和验收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主要依据的标准包括:《防火卷帘》GB14102(现行版本)《门和卷帘的耐火试验方法》GB/T763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版2018年版)或其后续标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877-2014、《消防设施工程验收规范》GB 50338等。这些标准对防火卷帘的性能指标、构造要求、验收程序等作出了详细规定,例如GB 50016在第6.5.3条中明确了防火卷帘设置时的尺寸、耐火性能及自动喷水灭火保护等要求同时,《防火卷帘》GB14102标准对卷帘材料、结构、试验方法等技术条件作出规范,施工安装和验收要参照GB50877以及相关条文进行。
三、分类与技术要求、耐火性能、防烟性能、安装与验收要求
1、分类: 按材料和结构不同,防火卷帘主要分为钢质防火卷帘 和无机纤维复合防火卷帘两大类。
①钢质防火卷帘以钢板为帘面,耐火完整性要求高(钢材成本较稳定,价格适中,适合预算有限的项目)。


②无机纤维复合卷帘以无机纤维材料制作帘面,内嵌不锈钢丝或丝绳,同样满足耐火完整性要求(因特殊材料,成本较高,但综合防火性能优势明显,长期使用性价比高)。



③特级防火卷帘(TFJ)是满足耐火完整性、隔热性和防烟性能要求的卷帘。常见形式包括双层无机纤维卷帘(主流价格为 200-500 元 / 平方米,高配型号可达 600-800 元 / 平方米)带水雾喷淋的钢质卷帘(因需配套喷水系统,价格普遍在 350-600 元 / 平方米)等。按耐火极限分类,卷帘产品通常分为耐火极限≥2.0h和≥3.0h两种,特级防火卷帘一般要求≥3.0h,并需额外满足隔热和防烟条件。

2、技术要求:制造安装时应保证卷帘的结构强度和密闭性。卷帘帘板(或帘面)串接后应转动灵活,在任意角度摆动90°时不应脱落;帘板装配后应平直无明显缝隙。无机纤维复合卷帘的帘面两端须安装防风钩或风锁装置,以保证关闭时帘面稳定。导轨安装深度应符合规范(见GB 50877表5.2.2),多根导轨间距大于表中规定时,应按每增宽1000mm每端加深10mm保证稳定;导轨安装后,垂直度误差应≤1.5mm/m,总误差不超过20mm。导轨须牢固固定在建筑结构上,采用预埋螺栓、焊接或膨胀螺栓等连接方式,固定点间距为600~1000mm。所有安装隐蔽工程必须由监理签证验收后进行下一工序。
3、耐火性能:除另有规定外,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得低于所在防火分隔构件(如墙体)的耐火极限要求。在正常情况下,应选用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均满足要求的卷帘(即特级防火卷帘);当仅满足完整性判定条件时,须在卷帘上加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例如,某些中庭或车库坡道等经审批可使用非隔热卷帘时,也应符合耐火完整性要求并实行防火联动保护。

4、防烟性能:国家规范明确要求所有防火卷帘必须具备烟气密闭性能 。卷帘与楼板、梁、墙、柱等结构间的缝隙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封堵,以防火烟通过缝隙蔓延。特级防火卷帘本身即满足防烟要求,普通卷帘若无法完全满足隔热性时,则至少应具备防烟性能并采用自动喷水等其他措施配合,确保火灾时烟气不突破分隔区。在应用中,不符合防烟要求的卷帘(或非防烟型卷帘)一般禁止用于建筑工程中。
5、安装与验收要求
防火卷帘的安装与验收按照GB 50877-2014等相关规范执行,并应结合《消防设施工程验收规范》GB 50338等要求进行。安装前应对卷帘及配件进行进场验收,核查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资料,符合设计要求并经监理签证后方可安装;不合格产品不得安装。安装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并在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质量自检,监理工程师监督验收,隐蔽工程须经验收合格并签证后方可继续施工。
四、安装质量的检验点主要包括:
• 帘板安装:钢质卷帘相邻帘板串接后应能自由转动、灵活移动,在任意位置摆动90°时不应有脱落现象;安装完毕后,帘面应平直、无明显裂缝或空隙。
• 防风装置:无机纤维复合卷帘帘面两端须安装牢固的防风钩(或风锁),确保关闭时帘面平整贴合导轨,不因风吹而翘起。帘面必须通过固定件可靠连接于卷轴两端。
• 导轨安装:导轨入墙或入顶部的嵌入深度应符合GB 50877规定;每根导轨应牢固安装,安装完毕后导轨整体不应变形。导轨间距每增宽1000mm应适当加深嵌入深度,并确保卷帘安装后贴合紧凑。
• 垂直度与锚固:卷帘导轨安装后的垂直度误差不应大于1.5mm/m,全长不超过20mm。导轨和卷帘支架必须固定在混凝土或钢结构上,采用预埋螺栓、焊接等方式,固定点间距建议在600~1000mm范围内均匀布置。
• 防烟封堵:安装完毕后,检查卷帘与楼板、梁、墙、柱等结构交接部位的缝隙是否已用耐火封堵材料密封,并符合规范要求。
安装调试完成后,应进行功能试验:在正常电源和备用电源条件下分别操作卷帘,检查其启闭性能;将卷帘控制器与消防控制室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及相关探测器连接并通电,控制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模拟火灾报警信号,确认卷帘能自动下落关闭,并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切断卷帘控制器电源(缺相或接线故障),确认控制器能发出故障报警信号。所有试验均通过后,施工单位应提供完整的工程资料和试验记录,并由建设单位组织消防部门验收。
验收时,应严格遵守GB 50877-2014和GB 50338-2013等规范的要求,按《消防设施工程验收规范》第3.0.6条规定:“施工现场质量检查结果、资料核查结果、施工过程检查结果、工程验收结果应全部合格”。验收报告和相关技术文件应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证。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防火卷帘严禁投入使用。
五、防火分区设计要求
防火卷帘通常用于防火分区的可动隔断。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设置在防火分隔部位的防火卷帘,其尺寸和性能需符合相关要求。(例如,第6.5.3条要求:**当防火分隔部位宽度不超过30m时,卷帘宽度不得超过10m;**当分隔部位宽度超过30m时,卷帘宽度不得超过该部位宽度的1/3,且最大不超过20m)卷帘耐火极限原则上应不低于所代替墙体的耐火极限要求 ,即应采用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满足分区墙体要求的产品;若卷帘仅满足完整性条件,则需结合自动喷水灭火等措施补充保护。
防火分区面积按建筑功能、耐火等级和自动灭火系统配置等确定,一般规范明确了各类建筑在有无自动喷水系统时的最大允许面积。如在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情况下,防火分区面积可按不设系统时的面积翻倍计算。实际设计中,应根据GB 50016/GB 55037及各类建筑防火规范的规定,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并配备相应的隔断和防火设施。
在防火分隔时,可采用防火墙、防火门或防火卷帘等防火构件进行隔断。防火卷帘常用于建筑较大开口处(如商业中庭、楼层挑空、坡道入口等)的防火隔断,能在火灾时封闭开口,恢复区域的防火分隔功能。作为分区边界时,卷帘与楼板、墙体等接缝必须严密封堵,隔烟封堵材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卷帘本身。如果需要多扇卷帘共同构成分区界面,应保证每扇卷帘满足规范要求并相互可靠连接(例如并行布置或搭接应用)。总之,防火卷帘应沿防火分区边界整体设置,并在安装位置与分区界面平齐,确保其下落后能完全封闭分区口,发挥有效的阻火防烟作用。
六、布置原则与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布置防火卷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在建筑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卷帘宜设置在不影响日常通行的防火分区界面上。平时可处于开启状态,火灾时通过消防联动或手动控制迅速闭合,实现空间分隔。
第二,对于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处,一般不应放置下落型卷帘,避免火灾时造成人员被动隔离;如特殊情况须设置,应确保卷帘在常态下固定开启,并与火灾报警联动关闭。
第三,卷帘应尽量避开阻碍维护和检查的位置,并保持足够的检修空间。
使用时应注意:卷帘控制系统必须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并保持正常通信。在建筑火灾发生时,卷帘控制器应接收消防控制中心的报警信号,迅速触发卷帘闭合;同时控制器应发出声光报警提示。所有信号线路和电源(包括备用电源)必须可靠安装,控制器应具备电源故障和线路断开的自检和报警功能。此外,卷帘一般设有手动速放装置,以便在失电或紧急状态下可手动释放闭合。平时须定期检查电机、限位器、速放机构、蓄电池容量等,确保故障时设备能正常工作。对卷帘布面、导轨及封堵进行定期维护,发现损伤或松脱及时修复。只有经过反复试验和维护保养合格的卷帘系统,才能在火灾时发挥预期的防火防烟效果。
七、最新政策与发展趋势
随着“智慧消防”理念的推进,防火卷帘的智能化、信息化方向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2022年版《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已强调防火卷帘应具有火灾自动降落的信号反馈功能 ,便于卷帘状态实时监测和消防联动控制。这意味着新一代卷帘产品需要集成更多智能传感与通信模块,使其闭合状态、电源和故障信息能够联网上报,纳入消防物联网平台进行集中管理。未来的防火卷帘将更多采用远程监控、自动诊断、远程检修等技术,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
同时,相关政策鼓励采用符合国家节能环保要求的新材料、新工艺,提升防火卷帘的绿色和智能水平。(例如,无机纤维材料和轻型钢制卷帘的应用可减轻设备自重,便于自动化控制;闭式水雾或细水雾保护系统的集成也成为一种趋势。各地消防主管部门正在推广防火卷帘等消防设施与建筑智能化系统融合,使其成为智慧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来看,防火卷帘行业未来发展将重点向高性能(更高耐火隔热级别)、智能化(联网监控、信号反馈)和可维护化(模块化设计、易更换部件)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其在建筑防火中的可靠性和便利性。